南京师范大学徐文彬教授学术讲座顺利举办

发布者:张国金发布时间:2024-12-28浏览次数:11

1227日下午,应学院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徐文彬教授在知行校区弘文楼507教室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新时代的课堂教学追求”的学术报告,讲座由李保臻教授主持,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科学院师生共计7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

徐文彬教授从一个观念、二个假设、三个命题、四个问题、五方力量、六项隐喻六个方面,就“什么是新时代的课堂教学追求”展开了深入的学术探讨。

报告以“人世间最艰难的事是什么”引入话题,提出世界最棘手的难题就是如何教育人的问题。徐教授认为:教育科学既不(可能)只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而是横跨自然、社会、人文三界的综合性复杂学科。教育有两个假设:一是从本质而言,人是不可(他)教的,只能自教;二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是双方情感甚至全身心的投入。教学应遵循不完美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和历史进步主义这三个前提。随后,他以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为例,提出我们是否能够通过自己教学促使学生感受到我们喜欢”“我们所教?进而他认为教师要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教师、家长、邻人和网友五方力量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最后,徐教授分别针对有关教师的六项隐喻给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为此,徐教授认为课堂教学是学生需“情感甚至全身心投入”的“投入产出”。徐教授结合教育实际问题入手,一方面为我们深入理解新时代课堂教学问题提供了理论视角和理解策略;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指名了新时代应该追求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在场师生受益匪浅。